服務熱線
0530-5837666
南京問責,湖北最嚴防控,北京今日無新增,本輪疫情防控拐點將至 拐點將至! 這幾天關于這一輪防控情況信息很多: 揚州的疫情依然比較膠著,但防控研究經驗非常有啟示性。 14天出現了四級密接,平均每3.5天出現一代層的有效傳播,就是一個人感染了病毒,3.5天就具備有效傳播能力,開始傳給下一層。 那么這就意味著,就像之前疫情文章多次提到的,如果你不在第一時間斬斷傳播鏈,每過3.5天就會大規(guī)模擴散一次,就像石頭如水的漣漪,你的這個防疫的難度就會指數級上升一層,如果經過兩個14天,那除非全國封城,否則基本沒有辦法阻止,防疫成果一下就被摧毀。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你比如今天下午三點黃岡一個縣下面的村子發(fā)現一例從湖南旅游回來的確診,那么第一時間相關縣村馬上封城,全員核酸消殺。 那我們看到,按照去年新冠防控的方式,封城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主政官員是不敢隨便做這個決定的。 但南京疫情后,經過對德爾塔病毒情況的摸底,各地基本升級了防控舉措,動作更快、力度更大,就好比醫(yī)生用藥,上來就是大劑量猛藥。 那我們看黃岡,1例就阻斷交通,縣城封城,再看北京,一個病例,整個一個街區(qū)全部封鎖,一棟樓的人都拉走隔離,要比之前防控更嚴。 北京也是下了死命令的,因為冬奧就那么幾個月了。 那因為德爾塔隱匿期較短,發(fā)病期快,傳播速度快,病毒載量較高,只要第一時間上藥,溯源,那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而且,因為擴散得快,只要檢查出一例,那基本上同期的幾例都跑不了,一發(fā)現就是一窩,要不就沒有,從某種程度講,防控難度要小一些。 只要在第一時間限制風險區(qū)域人員流動,加上幾輪核酸,盡管一次不一定都能檢查出來,但肯定有人被檢查出來,這就比較容易發(fā)現全部傳染源頭,從而快速消除疫情。 可能有人還在質疑大面積核酸檢測是否浪費,那在我看來,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做到上海那種精確核酸,只要需要堅持現有防控策略,在當前情況下在疫情發(fā)生一定范圍內多輪全員核酸依然是最有效的方式。 而且,要算整個經濟賬,當然是劃算的,越南印度這些受疫情影響經濟停擺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此外,廣州此輪防控關于疫苗的數據來了: 重癥保護效果100%中度 76.9%輕度 67.2%無癥狀 63.2% 這個數據雖然僅限于一地,但還是很有科學意義的,疫苗的確管用,而且,如果加第三針或者專門針對德爾塔病株做的疫苗,這個數據應該會更好。 客觀的說,雖然比不上MRNA,但是完全不差,性價比更高,也更適合中國當下國情。 張文宏4號說:中國在疫情中積累的防控治療經驗,迄今為止仍然非常奏效。 他對當前疫情防控的定位如下: 目前正處于疫情蔓延和疫情防控的博弈階段,中國大多數地區(qū)雖然并非高中風險區(qū)域,但是減緩社會流動對疫情防控有很大的幫助。 各省聯動,區(qū)域內減緩社會流動是此次中國整個疫情防控中的進化應對經驗。 發(fā)現一地,隔離一地,那就好比航母里面的隔離倉,一格格,每個都是分離的,一個進水不影響另一個,這就導致航母其實很難被擊沉。 其實隔離,是人類應對瘟疫傳染病一個古老的法寶,至今依然管用。 這難免會造成一些代價,但,比起武漢那樣的封城代價還是要少很多,而且,我們的目標并不僅僅是當下的病株,還要為將來可能更嚴重的變異病株做準備。 8月5日,美國鐘南山、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就發(fā)出重要警告,當前德爾塔并非終結,更糟糕的變異株可能出現。 那經歷這一輪的防控升級,中國還是在手中穩(wěn)穩(wěn)握有主動權,防疫水平再次進化,我們看,下一個變種是什么。 雖然當下,國外各媒體和國內不少公知又跳開始出來宣傳現在就要與新冠病毒共存,但據我觀察,從此輪防控到下次周期,可能至少還有一段時間,在此間,我們一定會就清零政策進行研究和布局,但防疫政策依然嚴控。 8月5日國家出入境管理局還發(fā)布消息,對非必要出境事由暫不簽發(fā)普通護照,這也是繼續(xù)收緊管控,減緩流動的舉措。 中國依然會堅定維持封國策略,近期不會改變,或者說,冬奧或大會之前不會改變。 這與中國文化、中國醫(yī)療資源的分布以及當下國情密不可分,是一個國家絕大數人的合意,而且我個人認為,這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放心,我們會為與病毒共存做準備,但并不是現在。 那未來我認為有這么幾件事情要提前研究: 一是我們要在一年之內完成第三針的接種,并且,要做好我們防疫政策被突破的準備。 具體原因《我們不可能永遠把新冠病毒攔在國門之外》里寫過了,即便主觀要防御,我們也要看病毒變化的新特征,要有第二預案。 二是加速研發(fā)能夠個人檢測病毒的方式。 我們看到了,如今全員核酸也是有巨大風險的,往往是人群密集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南京2歲兒童檢測時感染便是例子。 未來,我們一定要加速研發(fā)出能自己在家測的儀器或藥劑,就像驗孕棒或者測血糖高血壓那樣,這是非常必要的,也能減少大量的資源浪費。 三是聯合攻關病毒變異的核心問題。 上海聞玉梅院士提出一個觀點,為什么新冠病毒在國外早就開始流行,為什么在武漢突變開始大規(guī)模傳播?那么我們要集中所有力量公關突變的機理和后果,環(huán)境、人種的影響。 如果能達到這樣,那么我們就沒必要等待病毒何時變種,不用出現一個變種我們就去搞個疫苗,而是從根本上解決新冠病毒的問題。 而且,一旦我們有這樣的突破,加上我們的防疫策略和執(zhí)行力,即便有的國家有進化自然病毒和傳播的能力,也不敢隨便再用了。 寫到最后,好消息也傳來,黃岡下面縣市出現的那一例是陰性,整個縣城解封,而南京的追責結果也發(fā)布了,希望是個好的警示。 之前說的十四天斬斷,現在看,大的方向應該沒問題了,孩子九月正式開學應該是有戲了。 真好,享受每一天,因為未來的每一天都不一定不今天好。 珍惜眼前,過好當下,珍惜和感激那么多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盡自己所能不要給他們添麻煩。 互聯網有記憶,從去年家鄉(xiāng)疫情開始,寫了很多疫情的分析文章,回頭看看,一路分析還算是客觀和有所預見,當然也有不對的地方,但都來自獨立的思考分析,在這里摘選做個小結,一路留痕,時間會映證一切,供大家批評指正。 【01】2020年1月21日《湖北疫情的五個小疑問》【02】2020年1月23日《除了武漢,我的家鄉(xiāng)是也是疫區(qū)》【03】2020年1月24日《重大疫情面前,拒絕文字游戲》【04】2020年2月2日《瘟疫日記》【05】2020年2月3日《指望美國人的救命藥是幼稚的行為》【06】2020年2月5日《對于新冠病毒,我反對居家隔離治療》【07】2020年2月7日《北京格勒保衛(wèi)戰(zhàn)》【08】2020年2月15日《黃岡是怎樣避免成為第二個武漢的》【09】2020年3月9日《要自由還是要活命,抉擇在與戴不戴口罩》【10】2020年3月14日《疫病全球大流行,你選人肉防火墻還是流浪地球?》【11】2020年3月25日《等到有一天中美聯手,病毒才會真正低頭》【12】2020年4月1日《全世界都在全體免疫,中國該何去何從?》【13】2020年4月5日《今后的每一天,世界都不會變得更好》【14】2020年4月18日《美國:離群體免疫越來越近,離中國越來越遠》【15】2020年6月9日《關于新冠疫情及相關情況的總結》【16】2020年6月12日《打好新冠病毒北京阻擊戰(zhàn)》【17】2020年6月13日《從華南海鮮市場到京深海鮮市場,新冠病毒溯源的新假想》【18】2020年6月14日《別煩,沒完沒了的疫情和沒完沒了的中美齟齬都是未來的新常態(tài)》【19】2020年8月12日《40天8地南美海鮮包裝新冠陽性,為什么我們還要進口?》【20】2020年8月23日《1000元兩針的新冠疫苗真的有點太貴了》【21】2020年9月17日《因一場新冠死亡20萬人的美國給我們什么啟示?》【22】2020年10月13日《美國光明正大邁向群體免疫》【23】2020年12月8日《中國沒有虛度2020年》【24】2020年12月24日《西城增加一例無癥狀感染者,北京是否會出現第二波疫情?》【25】2021年1月4日《輪胎、零件、包裝,冷鏈......如果新冠病毒無處不在,中國該何去何從?老百姓該怎么辦?》【26】2021年1月16日《假如新冠疫情不會過去》【27】2021年4月18日《說說疫情現狀,我們什么時候能夠出國旅游》【28】2021年5月12日《大災大難會越來越多》【29】2021年5月18日《五名赴越南專家全部感染新冠病毒意味著什么?》【30】2021年6月6日《廣州疫情并不簡單,它決定了中國未來防疫的走向》【31】2021年6月15日《新一波世界疫情正在迅速蔓延》【32】2021年6月18日《疫情如何發(fā)展?經濟危機何時到來?對當下形勢的五點判斷》【33】2021年7月1日《我們不可能永遠把新冠病毒攔在國門之外》【34】2021年7月7日《向新冠病毒跪地投降,英國的決定對中國意味著什么?》【35】2021年7月23日《南京的疫情可能是個轉折點》【36】2021年7月27日《這次我不想喊南京加油了》【37】2021年7月29日《南京祿口機場疫情堪比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關于趨勢和防控的幾點個人看法》【38】2021年7月30日《鄭州告急、黃岡破防,疫情進一步多發(fā)擴散》【39】2021年8月1日《張家界封城是重要節(jié)點,15天內如果不能斬斷擴散鏈就很危險》【40】2021年8月2日《北京疫情到了家門口,什么樣的防控是嚴防死守、不惜代價?》【41】2021年8月3日《關注這一波疫情中的人心波動》【42】2021年8月5日《后疫情時代的中國是什么樣子的?你們來告訴我》
Copyright ? 2020-2023 山東行知科教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魯ICP備16020776號-2
地址:高新區(qū)萬福辦事處吳拐行政村 電話:0530-5837666 郵箱:[email protected]
關注我們